BI一詞算是個“舶來品”,在我國的發展時間不長,但這并不影響它在中國生根發芽,茁壯成長。
BI 的前世今生
先看看BI一詞的由來及演變,經過了多位學者和科學家的鉆研,才有了BI的概念但那時還未實現系統化的落地,我們姑且稱之為“前世”。
前世故事會
1865年 Richard Millar Devens
在其所著的《商業趣聞百科全書》中第一次使用了“商業智能”(Business Intelligence )一詞,描述了銀行家亨利·富爾內塞爵士(Sir Henry Furnese )如何通過有條理地收集和分析與其商業活動有關的信息,從而獲得了比競爭對手更多的優勢。
1958年 IBM研究員Hans Peter Luhn
他在一篇題為《商業智能系統》的文章中開始描述BI的價值和潛力,他認為商業智能是利用技術,在正確的時間,依據正確的信息,迅速且有效地作出決策。他也被公認為“商業智能之父”。
1988年 羅馬
在羅馬舉辦的數據分析聯盟會議是商業智能的里程碑。會議后,商業智能就開始向現代化演進。
1989年 Gartner分析師
Gartner分析師Howard Dresner將商業智能作為涵蓋數據存儲和分析的統稱 ,避免了繁瑣的名稱,如DSS或EIS(經濟情報系統)等。
今生發展史
車輪吱吱呀呀來到了現代,到了20世紀90年代,BI正式開啟了它輝煌燦爛的發展史,三代BI悉數登場亮相。
1、第一代傳統BI(1996年~)
第一代BI的概念由Gartner機構在1996年提出,它描述的BI是通過應用基于事實的支持系統來輔助商業決策的制定。說通俗點,第一代BI主要是以IT為中心的預定義報表平臺,不過當時計算機技術、存儲技術等都還在發展中,也限制了BI技術的發展;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,傳統BI的功能越來越強大,但是它的價值需要IT部門和業務部門一起來助力實現,可是部門間的來回溝通及需求的來回倒騰,導致其存在響應周期漫長,價值難以浮現等問題。
2、第二代
敏捷BI(2011年~)
到了21世紀,以有一定IT能力的業務人員為中心的自助式
數據分析平臺開始盛行,二代敏捷BI的熱潮襲來,在這段時間里
BI廠商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并競相大力發展可
自助式分析的BI產品。雖然敏捷BI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門協同的問題,但是
敏捷BI對于長尾數據難以有效處理,同時分析經驗和知識體系難以進行沉淀,IT部門很難在后續為其提供技術支撐,使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。
3、第三代智能BI(2019年~)
在2019年前后,第三代智能BI興起,即AI+BI,它是一種以純業務人員為中心,并以自然語言處理來搜索驅動的
數據分析平臺,實現技術0門檻,并能完美支持長尾數據,還能完成知識沉淀和經驗共享。這樣看來智能BI的出現似乎解決了上述兩代BI的難題,但事實果真如此嗎?就目前來看智能BI的落地應用場景較少且偏前端,市面上絕大多數的智能BI產品在數據采集及數據預處理環節智能化能力不足。
三代BI各有優劣,具體的差異呢,通過下圖也能看的很清楚了。
匯聚三代BI優勢的集大成者
通過對第一、二、三代BI的深入了解,發現他們各有優劣勢,細心的小伙們會發現,每一代BI小億都只寫了起始時間并未寫結束時間,那是因為他們之間并不是互相替代的關系,而是面向不同應用場景不斷進階、長期共存的關系,那有沒有一款產品是可以囊括三代BI的功能并完美集成以上優勢,滿足所有的數據分析需求呢?
答案當然是肯定的,億信的ABI就是集三代BI為一身,不論是傳統型、敏捷性還是智能型,它都可以勝任,滿足用戶全方位數據分析的需求,并在此基礎上貫徹3A新特性(即一站式、增強分析、智能化),這也與Gartner在2021年發布的魔力象限報告不謀而合。
億信ABI的3A特性到底是哪些?又有什么用?讓我用一張圖告訴你。
(部分內容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)